
薄荷吊油,最烦神的是上锅和出锅
前者,是把青绿的薄荷草往锅里叉,后者呢,则是把蒸煮过了的“死草”从锅中叉出去
身子骨要硬朗,膀子里得有把力气
出锅比上锅又要难些,主要是蒸汽熏人,薄荷味呛人
好在现在水龙头都直接安到了各家灶头上了,上水很方便的
薄荷吊油的工序倒并不复杂
把青薄荷往锅里上,上一层草浇一次热水,再上草,再浇水,直至上满,直到用脚踩也踩不下去
这时,再把水上足,盖上硕大无比的铁皮锅盖,把锅盖上的圆嘴子卡到安置在冷却缸里的“油肠”的圆口上去,灶下就可以升火烧煮了
烧到锅里的水沸腾之时,薄荷秸里的油即被烫出,随着锅里的蒸汽一起通过铁皮锅盖上的弯曲管道,进入“油肠”冷却,根据油轻于水的原理,再把油水分离,用瓶子承接下来
这,就是收获了
乡村,生人创造的第一个社区,不过这个社区快要实行它的工作,第二个社区正在生长中,这个社区和老农式的关心无干
第一次在小雨满天飞的气象上坟,也第一次领会到清朗季节雨纷繁的诗意,昔日杜牧大概也曾如许迎着风雨出外,却在杏花村不知归处,才如许忧伤的写出了如许的诗句
沿栈道前行几步,就到一个转弯处,这边一面后台,岩石凸出,一面临水,路途渺小,仅能容一人贴身而过,难怪石壁上刻着天子也贴身几个大字呢!转过弯道,咱们瞥见峡谷两侧,高岩巨石参差不齐,个中两块偌大的石头,一为石门,一为天开,产生把守峡口之门,大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势,故称石门关,这即是华蓥山大峡谷的进口
那天中午天气特热,秋阳晒得我头脑发涨,迷迷糊糊直想瞌睡
下午3点多钟,父亲说,车上剩有100来斤葱了,咱们沿路转村走着卖
我点头顺从了